沈阳中心强力推进“中国—东北亚地学研究中心”建设

作者:赵爱林 发布时间:2015-06-19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更好的服务于国家能源及矿产资源安全保障,贯彻局党组关于2015年重大工作部署,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积极开展“中国—东北亚地学研究中心” 科技业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做为2015年中心重点的重点工作之一,已雏型显现。
东北亚地区包括重要的中俄蒙经济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段的重要节点,包括中国东北地区及毗邻的蒙古、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共六个国家或地区,中心与这些国家和地区有近二十年的合作基础。蒙古、俄罗斯、朝鲜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俄罗斯远东及北极地区能源及固体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开发程度较低,具有良好的合作前景,在国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框架下,构建“中国—东北亚地学研究中心”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以平台为依托开展蒙古、俄罗斯、朝鲜等国家和地区在实现合作交流、共同研究、人才培养、合作共赢。
“中国—东北亚地学研究中心”建设目标为:一是借助平台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二是建设大数据背景下的东北亚资源、资源政策和经济等信息数据库,并服务于国家和社会;三是在矿产、能源及环境等重大地学前沿问题共同研究,实现互助共赢。
为做实科技业务平台建设,单位在研究中心人员及基础条件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并多次召开科学技术委员会专题会、各学科专家研讨会,从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团队组成、国际合作单位等方面予以建议和评议;确立了八项研究内容:“建立完善东北亚地区矿产资源信息系统和地学数据资料中心(数据库)”、“国别矿业经济与政策调研”、“地质矿产调查国际合作部署研究”、“编制系列图件和专题图集”、“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海陆沉积盆地与能源调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固体矿产调查研究”、“东北亚地区基础地质研究”、“地球科学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明确了“十三五”建设目标及2015年的工作计划,并将材料上报中国地质调查局,为“中国—东北亚地学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