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东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综合集成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东部)基础地质成果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资料,组织编制完成了东北地区大地构造相图(1:150万)及说明书,近日由地质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图件以板块构造理论和大陆动力学思维为指导,以多岛洋、弧-盆系观点为切入点,运用大地构造相分析方法,研究东北地区地壳形成、演化历史,以及大地构造环境及其与成矿作用的时空关系。通过对东北地区沉积岩建造组合、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侵入岩岩石构造组合、变质岩岩石构造组合及其相关构造环境研究,以及大型变形构造带特征综合研究,明确了不同构造阶段形成的各岩石建造组合所对应的大地构造相。通过地质建造分析及大型变形构造带研究,全面把握东北地区洋-陆转换及大陆动力学演化过程,认识东北地区大地构造形成演化的基本特征;分前南华纪、南华纪-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侏罗世-白垩纪、新生代5个阶段进行了构造单元划分及命名;编制了大地构造演化时空结构表,总结了各构造单元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分析了大地构造相单元与成矿作用关系。
图件及说明书的公开出版,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产业布局、区域成矿背景分析及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