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中心基础地质室马永非参加全国构造学术会议并应邀做专题报告

作者:马永非 发布时间:2019-04-09

日前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南京大学承办的“第二届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青年学术论坛”在绿意盎然、春花烂漫的古都南京召开,国内外八百多名构造地质专业学者齐聚一堂、共享盛会。大会以“传承构造地质精神、展示青年学者风采”为出发点,共同研讨构造地质学领域的前缘研究、理论创新与突破等,并促进各学者之间的交流。我中心基础地质室马永非赴南京参会,并应邀做题为“大兴安岭中段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的会议专题报告(图12)。

聚焦大兴安岭中段地区热点地质问题,以沈阳中心基础地质室近年来在该区域开展的系列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新发现为依托,进行了深入报道,阐述了大兴安岭中段地区松嫩地块与兴安地块之间晚古生代构造演化模型(图3),主要划分五个构造演化阶段:

a、晚泥盆世-早石炭世(366-340Ma)时期贺根山-黑河洋古洋壳向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下的双向俯冲;

b、早石炭世晚期-晚石炭世早期(~320Ma)时期兴安-松嫩地块碰撞缝合;

c、晚石炭世(320-300Ma)时期伸展造山;

d、晚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300-260Ma)时期裂谷盆地发育

e、晚二叠世(260-250Ma)时期裂谷盆地消亡。

通过专题报告向与会同行学者传递了沈阳中心在区域构造领域的开拓性研究进展,激起热烈讨论并收到大量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