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调中心10人荣获填图科学家荣誉称号

作者:吴桐 发布时间:2019-04-29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公布了全国首席填图科学家及图幅填图科学家名单,沈阳地调中心张立东同志当选首席填图科学家;陈井胜、钱程、秦涛、宋维民、唐振、汪岩、吴新伟、杨佳林、张渝金等同志当选图幅填图科学家。

张立东,男,研究员(二级),1963年出生,毕业于中国地质科学院,获得矿床学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03月毕业于东北大学,获得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1988年参加工作,现就职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历任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区域地质调查室主任、东北亚地质矿产研究室主任、东北项目办区域地质调查专业主任工程师、基础地质室主任。现任基础地质室主任,兼基础党支部书记。长期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先后参加和主持了金矿地质研究、区域地质调查、中生代地质综合研究、辽西地区珍稀化石分布与层位研究、大兴安岭突泉-翁牛特地区地质矿产调查、大兴安岭地区区域地质调查片区总结与服务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项目十余个。1996年荣获中国地质学会银锤奖。2001年荣获中国地质调查局第一批优秀人才奖。2013年荣获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的“辽宁省优秀专家”称号。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工作期间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部。近期出版的专著有《辽西中生代珍稀化石及其生物群地质图集》 ;《辽西义县组-冀北大店子组火山-沉积地层对比》。主持的“辽宁北票市、上园镇、义县、地藏寺四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成果荣获2007年度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在2012年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中荣获特别荣誉奖主持的“辽宁英守堡子、牛心台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成果荣获2000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2012年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中,牛心台幅荣获一等奖,英守堡子幅荣获二等奖。近年来带领基础地质室的调查研究团队,与三省一区地质调查队伍深入合作,全面完成了大兴安岭中南部及辽西地区的地质调查、矿产调查工作,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图幅80余幅,其中由基础地质室直接调查完成的图幅22幅,最终成果验收都为优秀。

陈井胜,1983年出生,黑龙江省大庆市人,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基础地质研究室一直坚持辽西、辽东野外一线基础地质工作。先后主持3个区调项目,作为骨干参与4个综合研究项目、2个区调项目、2个矿调项目。现为《辽东-吉中地区区域地质调查》二级项目副负责人,主持工作。以扎实的工作态度在区域地质调查方面及矿产调查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主持的填图的图幅优良率100%。在工作基础上总结成果认识,积极撰写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在SCI、EI与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共计31篇,其中第一作者16篇,通讯作者4篇。

钱程,1985年出生,毕业于长安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11年7月毕业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构造地质学专业,同年进入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工作。现任职于基础地质研究室,职称为工程师,2011年7月以来,承担并完成课题(项目)8项,其中作为二级项目副负责人1项、子项目负责人1项、课题负责人1项、项目副负责人3项、技术骨干2项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国内外会议论文20余篇,近5年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技论文10篇,其中EI 4篇、中文核,5篇、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1篇。2019年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图幅填图科学家。

秦涛,男,1985年出生,博士,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专业,工程师,现任《1:5万哈拉苏等5幅区调》负责人。长期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地区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区域地质调查项目3项,其中由本人主持的《1:5万五家户等5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在古生代构造-岩浆作用、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划分及矿产地质调查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最终获得4幅优秀的优异成绩。目前主要进行晚古生代兴蒙造山带构造演化及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火山岩成因等研究工作,并在上述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以此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SCI2篇。

宋维民,男,1983年出生,长期从事区域地质调查、东北亚地区综合编图研究工作。主持过多项1:5万区调及东北亚地区综合研究项目等;担任过子项目负责人、预算单列二级项目负责人、工程副首席专家及东部大陆边缘中心秘书长等,具有较强的理论、科研能力;提出东北亚中生代大地构造基本格架及在大兴安岭中南段提出突泉构造混杂岩带等新的见解。近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学术成果奖4项等。

唐振,1985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硕士,毕业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自201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大兴安岭地区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曾主持1:5万区调1项(5幅),协助主持1:5万区调2项(共8幅)。现为内蒙古1/5万乌兰花等五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任务负责人。工作态度认真,团队凝聚力强,在填图方法、基础地质、科学普及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图幅成果评审优良率100%。依托区调项目支持,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4篇、科普论文1篇并获2018年局第二届科普作品征集活动二等奖。

汪岩,男,1968年生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区域地质调查与火成岩研究。现任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基础地质室副主任,松辽盆地西缘扎赉特-巴林左旗区域地质调查二级项目负责人。自参加工作以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共主持国家级地质调查项目5项,包括已经完成的4个国家级地质调查项目(其中地质矿产调查二级项目1项、1:5万区域地质调查1项、1:5万地质矿产调查1项、科研综合类项目1项)和目前正在主持的区域地质调查二级项目1项,共涉及1:5万图幅95幅,总计资金17111万元;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共参加了其它国家级地质调查项目6项(其中科研综合类项目2项、1:25万区域地质调查3项、1:20万区域地质调查1项)。在工作之余,还积极主动撰写科技论文,共(合作)发表文章40余篇,其中近第一作者发表论文9篇(EI 1篇、中文核心等8篇)、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篇;2018年作为特约策划完成了《地质通报-大兴安岭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成果专辑》的出版见刊工作。通过近年项目工作,在关键基础地质问题和地质找矿方面成果显著,本人还多次荣获单位优秀职工和优秀中共党员荣誉称号。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业绩也较突出,近年来共培养了5个地质填图及2个地质编图与综合研究的核心骨干团队。

吴新伟,1980年9月出生,高级工程师,博士。2019年4月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评选为“图幅填图科学家”。发表学术论文14篇,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科普1篇。承担项目成果:在松嫩地块西缘首次发现了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地质体;系统总结了扎兰屯南部地区晚古生代区域构造演化;在大杨树盆地新厘定出大面积九峰山组地层和孤山镇组火山岩,为大杨树盆地构造演化提供新材料,为大庆外围油气选取提供重要依据。

杨佳林,男,1987年生, 200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6月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工程师。长期在东北地区从事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主持和协助主持中国地质调查局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4项17幅;作为业务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主持辽东复杂变质岩区建造-构造填图方法研究,对华北克拉通东部辽-吉造山带的物质组成及演化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采取适用的创新表达方式,建立了五龙金矿集区三维地质模型、解决辽东矿集区深部成矿预测与勘查瓶颈问题,主持编制的《辽宁1∶5万大楼房幅》获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展评优秀图幅奖”。

张渝金,1984出生,男,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理学博士,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分会理事。专注于“中生代生物地层”研究领域,业务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常年奋战在东北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第一线,立足岗位开拓创新。多年来,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兴安岭中段龙江盆地中侏罗统地层新研究)1项;主持和协助主持中国地质调查局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3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1篇。

地质填图科学家遴选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专家委员会评选。共评选出首席填图科学家21人,图幅填图科学家171人,入选的图幅地质填图科学家不仅在区域地质调查和基础地质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显著业绩,还在解决资源环境相关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沈阳地调中心1人当选首席填图科学家,9人当选图幅填图科学家。不仅体现中心在地质调查工作中埋头苦干、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也是沈阳地调中心在地质调查工作上的一份荣誉,这将鼓舞中心广大职工,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继续发扬“三光荣”精神,投身伟大的地质事业,刻苦钻研,奋发有为,努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