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调中心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共建协同科技创新中心

作者:吕俊超 发布时间:2019-08-12

810-1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李志忠等一行五人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调研,就破解页岩油勘查“卡脖子”问题和拓展海陆空间信息应用领域,开展协同攻关研究召开座谈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芳,副校长李兆敏等出席座谈会。

郝芳院士指出,沈阳地调中心与大庆油田密切合作,在松辽盆地页岩油勘探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我国陆相页岩油调查具有引领作用。页岩油勘探开发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重要领域,希望围绕陆相页岩油,尽快建立由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组成多单位联合、多学科融合、资源共享的联合技术创新中心,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工程等学科方向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攻关,形成一套经济的、高效的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技术体系。石油大学将全力调动优势资源为沈阳地调中心页岩油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服务和支持,同时希望能够在海洋信息和遥感领域加强协作。

李志忠表示,页岩油地质调查是沈阳地调中心重中之重工作之一,也是重要的发展领域,需要科技创新的引领,希望通过建立联合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协作交流,发挥学校在理论研究方面优势,协同攻关。在学校空间信息领域学科建设方面,可以围绕东北亚地区,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蒙古地质调查基地、东北亚地学合作研究中心及中国遥感应用协会黑土地遥感分会等平台,充分利用沈阳地调中心与蒙古、俄罗斯、朝鲜等东北亚国家地学研究机构建立的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支持学校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的建设,共同开展蒙古国相关盆地的研究工作,在东北黑土地关键区域加强空间信息领域的合作,协同推动油气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全力支撑石油大学“双一流”建设。

李志忠一行还考察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史展览馆、石油工业训练中心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并进行了座谈交流。

中心主任助理唐承敏、办公室主任刘志军、勘查技术室主任杨建国以及科技处干部吕骏超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