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服务“黑土地名片”——沈阳地调中心开展黑土地调查交流研讨

作者:唐振 发布时间:2020-06-02

为深入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深化区域地质调查改革的指导意见通知》精神,扎实推进通知中提出的地质调查工作的三个转变,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相关团队积极谋划,根据社会需求部署重点工作,不断将地质调查工作向服务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战略转变,向打造“黑土地、页岩油”两张名片方向转变。2020年5月29日上午,中心组织基础地质室、土地生态室等部门开展了“基础地质有效服务黑土地资源调查”的交流研讨会。

会议由东北平原及周边区域地质调查工程首席、基础室主任张立东主持。张立东主任首先介绍了工程2019-2021年在东北黑土地资源调查领域的工作部署与阶段成效并概要地介绍了区域地质调查“十四五”规划情况。之后,土地生态室负责人戴慧敏介绍了当前黑土地调查工作的总体情况、阶段成果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对基础地质工作的需求:一是查明黑土地的基础地质背景,二是通过多学科、多方法强化黑土地的形成与演化研究;三是从多圈层耦合的角度开展黑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工作。

随后,会议重点就当前急需解决的黑土地资源调查与研究的关键性地质问题和“十四五”区域地质调查规划的目标任务、调查选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研讨:(1)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黑土地资源调查与基础地质调查紧密结合;(2)进一步统一区域地质与黑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技术标准,以便于成果资料的共享和利用;(3)明确黑土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讨论了推行基于成土母质的黑土地划分方案的可行性;对比中国东北黑土地与俄罗斯、美国黑土地的成因差异,探讨了黑土地矿物组成、有机质来源、形成环境演化、地层序列与年代学等关键性地质问题的研究方法;(4)在黑土地的保护与开发方面开展黑土地退化、流失以及隐伏黑土等问题的研究;(5)以黑土地资源调查及科普活动支撑中心的脱贫攻坚工作继续为社会大众讲好地学科普故事,尤其是为打造海伦市“地质小镇”工程做好服务;(6)明确服务产品形式:基础地质支撑与服务黑土地资源调查要以具体的地质成果产品量化,具体包括关于黑土地形成时代、成因与演化的科研论文,关于黑土地分布、物质组成与层序结构特征的图件及其他相关科普作品;(7)“十四五”区域地质调查选区,建议以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为基础,选择包含海伦市在内的重点黑土地分布区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为“富硒黑土地”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地质支撑。

本次交流研讨活动促进了沈阳地调中心黑土地专业领域的多部门有机融合,为切实推进地质调查工作的转型与升级奠定了基础,今后将进一步强化调查研究合作,通过学科交叉研究形成创新成果,共同完成好中心2020年重点工作。

“基础地质有效服务黑土地资源调查”交流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