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调查助力贫困县脱贫攻坚纪实

作者:田辉 孙岐发 贾立国 李霄 发布时间:2020-07-16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水环室党支部积极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海伦市和鄂伦春旗发挥水工环地质调查专业优势,经过支部党员同志的积极努力,采用卫星遥感解译、无人机、水文地质调查、水文物探、水文地质钻探及采样分析等“天空地一体化”的调查方法,在海伦市和鄂伦春旗开展了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丰硕的地质调查成果,支撑 “两不愁”、“三保障”的实现。 

一、实施饮水保障工程,建成扶贫井20眼,助力土地整治和生态环境治理、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海伦市:建设扶贫示范井6眼,总进尺964.6米,累计出水量每日2712 立方米,可以解决367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保障了村民饮水安全,为土地整治、生态环境治理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鄂伦春旗:建设扶贫示范井14眼,钻探总进尺1128米,累计涌水量3602 m3/d,支撑服务7个行政村、1214余人的安全饮水需求。

图1 海伦市东林乡扶贫井移交现场

二、为海伦市经济发展圈定应急水源地1处

海伦市的供水完全引自东方红水库,当遇大旱之年或是地表水受到污染时,供水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因此,寻找应急供水水源地对于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是非常必要的。经资料分析和水文地质调查,初步选定南至前进镇胜利村,东至向荣镇政府,北至扎音河,西至经建水库的范围为应急水源地区,面积约为200平方千米。该范围内,完成物探测量剖面18千米,高密度电法150点,大地电磁测深200点。初步估算地下水资源量,在紧急情况下,在该区建设应急供水设施,可为海伦市城市供水提供保障。

三、海伦大峡谷古生物地质调查,支撑服务旅游地质开发

通过对大峡谷进行旅游基础地质调查,初步认为海伦大峡谷地层应属于晚白垩世地层,下部含木化石层现划为嫩江组,上部含丰富化石门类的砾石层现划为明水组;本次工作在剖面上采集了岩石及古生物孢粉化石120件,辅助分析地层的时代,目前处于分析鉴定中,等待结果出来后进一步校正精准时代。

图2 海伦大峡谷产出化石缩略图

四、初步完成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评价,为农业种植结构布局、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依据

在资料收集分析、遥感解译、水文水资源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等工作基础上,进行海伦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评价。总体来看,海伦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潜力较小。地下水资源较贫乏,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潜力较小。

图3 水文地质调查支撑海伦脱贫攻坚成果会

五、爱心助学和科普宣传活动,为脱贫攻坚地质调查锦上添花

2019年6月28日,海伦临时支部党员同志,来到长发镇中心小学,给学校贫困生送去学习用品及爱心捐款,以实际行动践行王研副局长在海伦市脱贫攻坚地质调查工作调研会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准对接、突出重点”的讲话精神。

2019年10月,项目组为长发镇长发小学制作了以宣传水科学、水污染与水资源保护知识的科普宣传廊4幅,向学校师生普及了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知识,获得校方的热烈欢迎。

两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克服了各种困难,尤其是2020年疫情防控、业务推进两不误,积极践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的具体要求、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脱贫攻坚工作要点》,以专业优势助力脱贫攻坚,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