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关键带地质调查 支撑服务黑土地保护利用

作者:刘凯 戴慧敏 发布时间:2020-07-29

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梨树县考察调研时强调,黑土地是“耕地里的大熊猫”,要保护好黑土地。东北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东北调研都对东北黑土地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特别强调“中国饭碗任何时候都要装中国粮食、粮食安全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体现了东北黑土地的重要战略地位。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以地球关键带角度研究黑土形成演化机理,发挥地球系统科学在黑土地保护中的专业优势,服务黑土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黑土地研究及野外观测能力, 7月23日上午,土地生态室专业技术人员上午赴野外对黑土水土流失等现象进行了实地考察,继而前往中科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了实地调研,双方在实验农田进行深入交流,互通有无,探讨了建站经验及黑土地保护方案。23日下午,专业技术人员在野外观测站驻地召开了学术讨论会,针对黑土地生态问题及保护性耕作等保护措施开展大讨论,探索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解决黑土地生态环境及黑土地保护相关问题。

通过野外调研与室内研讨。对黑土地关键带观测及研究形成了一致意见:一是针对黑土地生态地质问题,应开展不同尺度、点面结合的地质调查工作。在东北区域尺度,充分收集整理以往自然资源调查资料,对空白区、工作程度薄弱区开展补充调查,摸清黑土地自然资源家底;在流域尺度,针对荒漠化、盐碱化等生态问题,开展中大比例尺调查,查明问题成因和演化趋势,为生态修复提供建议;在局部尺度,建设黑土地关键带野外观测站平台,形成监测网络,开展碳呼吸监测、包气带水监测、大气干湿沉降监测等多项监测实验,为解决区域生态问题提供科研条件,促进科技创新。二是开展试点调查与试验研究,建立黑土地形成演化的基础理论,评估黑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等变化趋势,评价保护性耕作等黑土地保护措施生态效应的监测研究。

从当年“棒打狍子瓢舀鱼”到生态环境亮起“红灯”,东北黑土地仍然面临巨大的生态压力。沈阳地调中心土地生态室将以保护黑土地为己任,开拓创新,不断探索黑土地保护的地学方案。

土地生态室开展黑土地保护研讨会

野外考察黑土地生态地质问题

土地生态室在中科院海伦生态农业试验站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