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沈阳地调中心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发课题“典型矿集区三维地质结构与矿体定位”于6月11日-6月12日在沈阳对其所属的9个专题进行了结题验收,中心副主任王建恒、科技处处长张森参加了验收会,“北方东部复合造山成矿系统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项目首席秦克章研究员亲临验收会并指导验收工作。与会专家对课题所属专题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多宝山矿集区综合地球物理探测”专题以93.8分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结题验收,圆满地完成了课题规定的各方面研究任务。
在中心领导与相关部门及地质信息室的大力支持下,在课题负责人的有利组织协调及各专题相互协助下,在江苏华东八一四地球物理勘查有限公司的密切配合下,专题经过四年的研究工作(2017年7月-2021年6月)取得了以下成果与认识。
1、专题以多宝山矿集区为试验场地,着力探索面向矿集区深部地质结构研究的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处理方法及多源地球物理资料的地质解释方法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在多宝山矿集区3000m以浅深部地质结构透明化及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的构建中见到了显著的地质效果,形成了系列面向解决不同地质问题的综合地球物理资料的处理解释方法技术并积累了应用多源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深部地质结构相关地质解释的成功经验,对利用综合地球物理进行矿集区深部地质结构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方法技术体系,为加快深部矿产资源勘探的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
2、首次获得铜山断裂的深部空间展布状态,为深化分析铜山断裂对后期矿体的改造规律与矿体的分布规律提供了强有利的物探解释成果的支持。
3、专题所取得的多宝山矿集区综合地质研究成果有效地指导了ZK2020-8号钻孔的部署,为发现铜山断裂下部 II号盲矿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创造性地提出了多源地球物理资料地质解释的机器学习方法并应用支持向量机技术对多宝山矿集区的物性三体(密度体、磁化率体、电阻率体)进行了成功的智能地质解释,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开辟了多源地球物理地质解释的新途径。
4、以物性三体支持向量机预测地质体为初始模型,结合区域地质,以图切地质剖面做进一步约束深化地质解释,在三维地质模型中验证剖面解释的有效性,增强了深部地质结构的合理性及地质体解释成果的可靠性。
5、首次全方位地应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对多宝山矿集区的深部地质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系列重磁电震二维及三维反演及剖面解释构建了矿集区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细致刻画了断裂构造、岩体及主要成矿层的空间展布,为成矿规律分析及有利区预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6、提出依据不同区域构造地质条件及矿床类型设立相关技术方法检验的大型试验基地,努力寻求探测国家急需矿产资源有效的方法技术组合,开展新型物探方法或组合物探方法深地探测技术装备与平台及相关资料处理解释技术的研发,开辟新的技术方法领域,努力提高深部地质体识别的分辨力,实现深地资源勘探装备及方法技术上质的突破的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专题研究过程中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得国家版权局18项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其中一篇为SCI收录文章。上述研究成果为课题的顺利完成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