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关键问题、拓展研究思路、提升创新能力——自然资源部“辽西中生代地层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组织开展联合野外考察

作者:孙守亮 发布时间:2021-07-30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辽西下白垩统区域地质与生物地层研究”项目,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陆相白垩纪科学钻探高分辨率古环境记录与古气候演化”开展野外联合考察与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以自然资源部“辽西中生代地层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依托,共同考察了野外观测场地陈列标本及岩心库,就辽西地区土城子组的时代归属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早白垩世古温度及高程的恢复等重要基础地质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高远教授对野外基地成立以来沈阳地调中心在地调与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许,并表示“辽西中生代地层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作为东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平台,近年来多次组织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及地勘单位开展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气候演化、生物群演化地质背景、油气新层系等科学问题联合攻关,充分体现了野外基地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以及科普培训平台的重要作用,显著提升了沈阳地调中心科技创新水平。

为进一步了解辽西地区各中生代盆地早期沉积时代、演化特征与性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高远教授与沈阳调查中心一行人员针对辽西地区中生代土城子组、义县组及九佛堂组典型地层剖面开展了联合野外考察。

本次联合野外考察分别由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孙守亮高级工程师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高远教授带队。双方项目组成员一致认为,通过这样的联合野外考察活动,有助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展了项目组的科学研究思路,大大提升了科研成果水平,促进了双方的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