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课题所属项目隶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主要目标任务是以辽东为主,胶东为辅,验证区域成矿模式和分布规律,构建深部资源勘查技术组合,综合评价辽东3000米以浅金多金属资源潜力,实施深部钻探验证,力争在辽东取得找矿新突破。由沈阳地调中心负责的课题承担着提取深部成矿信息、建立多参数找矿预测模型,圈定深部找矿靶区,指导3000米深钻布设的关键任务。
成果验收会以线下+线上的形式召开,在审议了课题相关资料,听取了课题执行情况汇报,经质询和讨论,由翟明国院士、邓军院士、胡瑞忠院士等知名学者组成的专家组一致同意课题通过验收,并认定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一是建立了辽东地区金多金属成矿带1:25万、重要矿集区1:5万、典型矿田区1:1万建造-构造-矿化蚀变与地质-物化探多参数编(填)图技术方法体系,编制完成系列图件,为辽东地区金多金属成矿规律研究、成矿预测,提供了编(填)图技术方法体系与基础图件支撑。二是厘定了辽东古元古代成矿带垂向“层状赋矿”空间结构与时间演化格架,明确古元古代造山作用形成区域性金矿源层,建立金的区域性找矿新标志。三是阐明了新房-栗子房地区岩浆-构造-矿化时空结构,建立新房-栗子房变质核杂岩控矿系统,指导新房金矿实现深部找矿新突破,对于辽东地区广泛分布的变质核杂岩区找矿具有指导价值。四是明确了白云-小佟家堡子、五龙-四道沟矿田区建造-构造-矿化蚀变时空结构,综合多元信息,建立2个矿田区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模型,圈定深部找矿靶区14处,指导4处实施钻探验证,成功发现深部金矿体。五是发表学术论文31篇,出版专著1部;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得资助1项;培养访问学者2名、博士后1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名、高级工程师10名,建立了辽宁省自然资源厅科技创新平台“深部矿产资源探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为人才梯队建设做出了贡献。
课题成果验收线下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