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调中心在宽甸召开辽吉构造带重大基础地质问题野外研讨会暨东部大陆边缘研究中心学术年会

作者:崔丹丹 发布时间:2024-12-20

辽-吉古元古代构造带是目前我国硼、镁、钴等战略性矿产的重要产地。近年来,随着基础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界对辽吉构造带构造演化过程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沈阳地调中心)也在该地区部署了1:5万区调、矿调项目加以解剖。为促进相关制约找矿突破一系列关键地质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加强东部大陆边缘研究中心工作单位的学术交流,沈阳地调中心于2024年12月12日-14日在宽甸组织召开了辽吉构造带重大基础地质问题野外研讨会暨东部大陆边缘研究中心学术年会。

会上,辽东吉南成矿区区域地质调查二级项目负责人张超高级工程师以“多角度/尺度的精细刻画对辽吉洋关键时段演化过程的响应”为题,介绍了近年来沈阳地调中心对辽吉带调查研究的工作进展和最新认识。天津地调中心王惠初正高级工程师以“孔兹岩带的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对辽吉带的启示”为题,介绍了华北克拉通鄂尔多斯地块北部孔兹岩带的研究进展及其对辽吉带工作的几点启示。随后,参会人员重点考察了大西岔-杨木杆一带多个重要硼矿点以及新识别出的俯冲增生杂岩。

本次会议邀请了在辽吉带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辽宁省和吉林省的区调队伍,以及东部大陆边缘研究中心的参加单位南京地调中心、天津地调中心等单位的20余名代表参加。通过会议交流与实地考察,与会人员对于硼矿含矿岩系和赋存的构造带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沈阳地调中心辛后田副主任更对沈阳地调中心和辽宁省、吉林省三方今后加强辽吉带联合调查和科技攻关做出部署,并对明年东部大陆边缘研究中心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会议报告

野外实地考察

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