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地质调查精准赋能乡村振兴再出发—沈阳地调中心组织召开地质调查支撑海伦市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作者:刘国栋 发布时间:2025-05-12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决策部署,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于2025年4月23日—24日在黑龙江省海伦市召开专题研讨会,系统总结地质调查支撑乡村振兴实践成果,共谋新时代地质工作服务农业强国建设新路径。自然资源部乡村振兴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及地方政府代表共商发展大计。

会议聚焦"守好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战略定位,形成三大共识:一是构建黑土地"地质档案+"保护体系,依托海伦黑土地关键带观测站建立全要素动态监测网络;二是打造富硒产业链创新链,通过"硒土详查-标准制定-产品认证-品牌培育"全链条开发模式,培育富硒米业、矿泉水等特色产业增长极;三是创新"地质+"融合发展路径,统筹开发地热资源、地质遗迹等多元要素,培育生态研学等新业态。

自然资源部乡村振兴办副主任杨学军强调,要立足"大食物观"深化地质调查供给侧改革,推动富硒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主任余国栋要求以"四个体系"建设为抓手,在耕地质量监测、饮水安全保障、数字乡村建设等方面打造示范样板。沈阳地调中心副主任辛后田强调,地质工作须紧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黑土地保护、富硒资源开发为核心,强化科技协同攻关,精准服务海伦乡村振兴;聚焦特色产业培育,打造富硒农业、地热开发产业抓手;深化多方协作,共谋黑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径。海伦市政府表示将建立"需求清单+项目清单"双对接机制,推动地质成果深度转化。

会议期间听取了沈阳地调中心、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黑龙江省自然资源调查院等单位开展的乡村振兴地质调查项目的进展报告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与会代表实地调研了海伦黑土地关键带野外观测站、富硒米业标准化生产基地。

此次会议是自然资源系统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实践,标志着地质工作服务乡村振兴进入体系化、精准化、产业化新阶段。沈阳地调中心将强化"中央-地方-科研"协同创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地质力量。 

研讨会

部局相关领导

参观野外观测站

参观试验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