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下水监测网东北片区测试任务圆满收官—沈阳地调中心94天冲刺交出“硬核答卷”

作者:杨柳 发布时间:2025-09-03

2025年8月26日,随着最后一组外部质控样品判定合格,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实验测试室在94天内完成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省(区)1699个国家地下水监测点位、37项无机指标的样品测试任务,为东北片区地下水年度“体检”画上圆满句号。

一、任务超强度:1834组样品+37项指标+85组外部质控样品

首次面对1699个监测点位(共1834组样品)、37 项无机指标、外加85组外部质控样品的“高压”考核,实验室迅速组建团队应对这一急难工作任务。同时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实验室、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三家单位实时联动,统一方法、严格质控。

二、时间极限战:每日送样+数小时内完成测试

自2025年5月24日测试任务启动即全面进入倒计时:由于挥发酚、氰化物、游离二氧化碳等 5 项高时效指标要求样品采样后24小时内完成分析,样品送达后留给测试分析的时间只剩几个小时。实验室倒排工期,把“日计划”细化到“小时表”,水质分析人员实行 7×24 小时在岗,高峰时段仪器昼夜不停,单日最高处理样品量达62组,较日常负荷提升3.6倍。最终,85组外部质控样7项考核指标一次通过率98.31%,全部测试样品按时完成分析任务。

三、团队协同战:把办公室搬进实验室

样品一到,立即核对、前处理、上机,一条流水线跑下来,人跟机器一起转。为了节省交接时间,团队把办公桌设在仪器旁,并建立“样品流转微信群”,实时更新样品送样进度,抽空轮流吃加班餐,保证测试样品“零等待”。连续三个月,团队持续高强度投入,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夜间及周末加班加点已成常态。

四、管理升级:多重核查确保数据铁打不动

任务期间,实验室同步运行“双核查、双签字”制度:每份样品从接样、检测到数据审核至少经过3人确认;85组外部质控样品全部实行盲样管理,结果实时上传平台,接受第三方同步监督,确保每一份数据“经得起检验”。

五、成果与展望:为东北地下水安全再上“保险栓”

此次测试成果将直接支撑东北片区地下水质量监测任务,为国家制定东北地区地下水保护和治理等国家重大战略提供数据支撑。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标准较真的战役”。我们用94天的拼搏,兑现了一名分析测试人员的庄严承诺。下一步,实验室将围绕“人员、仪器、材料、方法、环境”全要素系统梳理本次东北地下水运维项目,深度复盘、总结经验,力求以更精湛的技术和更严谨的流程,持续为国家的地下水资源调查与保护注入测试人的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