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克拉通东北部的鞍本古陆核,作为全球少数保存有始太古代(~3.8 Ga)岩石记录的关键地区,完整记录了太古宙多期岩浆-构造-热事件,在早期地球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得到了国内外地学界的极大重视和高度关注,成为早期陆壳形成演化和前板块构造研究的热点地区。近年来,随着原位微区测年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鞍本古陆核太古宙年代事件格架不断完善,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沈阳地调中心”)也在该地区部署了1:5万区调项目加以详细解剖,并获得多个3.5 Ga年龄信息的TTG岩石。为促进鞍本地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和制约BIF铁矿找矿突破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加强中国地质调查局东部大陆边缘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东部大陆中心”)合作单位的学术研讨交流,沈阳地调中心于2025年10月15日-17日在辽宁省辽阳市召开中国地质调查局东部大陆边缘地质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鞍本古陆核基础地质问题现场研讨会。
会前,沈阳地调中心辛后田副主任介绍了东部大陆中心的年度研究工作和重要进展,并就下一步研究工作重点做了说明。该区三级项目负责人赵辰和杨佳林两位同志分别就“鞍本古陆核北缘变形样式及时限:对华北东部新太古代构造体制的新约束”及“辽宁鞍山-本溪铁矿大型资源基地找矿实践”介绍了相关进展。随后,参会人员参观了本溪南芬露天铁矿,重点考察了辽阳红旗沟-柳河子镇一带太古宙变质深成岩、侵入岩和表壳岩的岩石组合特征及其构造样式。
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和局属单位南京地调中心、天津地调中心、哈尔滨中心、廊坊中心,以及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等省级地勘单位,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20余名专家代表参会。通过会议研讨交流与野外实地考察,与会人员对于鞍本古陆核北缘新太古代陆壳变形样式、构造体制及其对含矿性的制约等关键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同时,本次会议大力推进了对鞍本古陆核基础地质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东部大陆边缘地质研究中心平台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野外实地考察

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