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调中心3人分获地调局卓越(李四光学者)和优秀地质人才称号

作者:吴桐 发布时间:2020-03-08

2020年初,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布了2019年度地质人才获奖名单。沈阳地调中心3名同志获得人才称号,勘查技术室(页岩油工程中心)杨建国同志获得2019年“李四光学者”(卓越地质人才)称号,土地生态室戴慧敏和勘查技术室(页岩油工程中心)李士超同志获得2019年“优秀地质人才”称号。

    杨建国,2019年组织实施了松辽盆地北部页岩油战攻坚战。总结形成陆相盆地页岩油地质综合评价体系,提出有利区和钻探靶区优选方法,储层识别标志和划分标准,明确了陆相盆地页岩油的主控因素和富集规律,优选了资源量计算方法及计算参数,重新计算松辽盆地北部页岩油资源量。优选了钻井液体系,明确了适用于陆相盆地泥页岩储层地层含油气性测试的酸性压裂液体系和试油排采制度,探索形成了适合陆相盆地页岩油钻探和地层含油气性测试技术体系。主持部署的松页油1HF井松页油2HF井压后获得高产工业油流,页岩油攻坚战取得重大战略性突破。目前两口页岩油水平井已经移交大庆油田进行试采。

    戴慧敏,2019年在组织东北黑土地质量综合调查中,向自然资源部耕保司提交《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东北地区黑土地质量调查情况的报告》,为黑土地保护和国家粮食安全建设提供基础依据;组织实施IGCP“全球黑土地关键带土地资源演化机制与可持续利用”项目中,土地资源天空地一体化调查方法技术入选2019年度“中国遥感领域十大事件”,黑土地关键带地质生态调查方法技术和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引领示范。

    李士超,2019年在松辽盆地页岩油调查攻坚战中,负责三肇凹陷松页油3井钻探工程,该井见到了良好的页岩油显示,有望获得页岩油工业油流,拓展了页岩油新区;并对松辽盆地页岩油甜点预测技术进行了研究,初步明确了页岩油主控因素和富集规律,为陆相盆地页岩油调查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参与主持部署的松页油1HF井、松页油2HF井均获得高产工业油流,实现了松辽盆地页岩油调查的重大突破,为陆相盆地页岩油勘查提供了示范。

    沈阳地调中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部局党组的决策部署,坚持“全力支撑能源、矿产、水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的工作定位,加强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切实推进地质调查“三大转变”和转型升级,努力为百年大庆建设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服务支撑。在松辽盆地页岩油及外围油气调查取得重大突破,为百年大庆建设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国家战略提供服务支撑;服务商品粮基地安全,开展多手段黑土地生态地质调查;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精准有效开展生态地质调查及矿业城市环境地质综合调查。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东北重要成矿区带找矿实现新突破。始终坚持人才战略,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局“三个指导意见”和“三个暂行办法”,积极落实局党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成长“双通道”机制,用好、用足、用活激励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激发科技人才干事热情和创新创造活力,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目前,沈阳中心已累计培养出卓越地质人才1人、杰出地质人才1人,优秀地质人才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