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是植物必需且受环境限制(如水分、温度、pH)影响的营养元素。由于受到土壤母质、地形特征、气候因素、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壤氮、磷元素同样存在空间上的复杂性和变异性。与土壤氮、磷单一元素的变异特征相比,氮磷比能够更科学有效地表征土壤氮、磷元素的内部特征及平衡关系,对于认识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养分供求平衡、养分耦合循环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更具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东北黑土区土壤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是指导该区域农业养分管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重要依据,而这方面研究还缺乏报道。
基于以上认识,重点实验室房娜娜高工结合地统计学分析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方法,利用半方差函数模型,研究黑土地土壤中氮、磷等养分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定量分析土壤类型、地貌类型、母质类型及土地利用等对其的驱动作用,建立土壤养分元素生态化学计量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建立一方面有助于认识土壤养分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为自然资源管理、生态功能分区以及环境污染监测(如面源污染)等领域的政策制定提供支撑。
相关研究成果在物探与化探(2022,46(5):1121-1131)上发表。
土壤全氮(a)、全磷(b)含量及氮磷比(c)的空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