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黑土地演化与生态效应重点实验室关于“穆棱河-兴凯湖平原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一鹤 发布时间:2023-06-30

穆棱河-兴凯湖平原位于我国东北三江平原南部,有机质含量高,黑土层厚,是中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长期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该地土壤也出现了水土流失、土壤结构破坏、肥力下降等现象。土壤中的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硫),微量元素(铁、锰、锌、铜、硼、钼、镍、氯)等直接参与植物新陈代谢,不能被其他元素代替,一旦缺少其中某种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理周期,并呈现专一的缺素症。因此,对穆棱河-兴凯湖平原进行土地养分地球化学评价可以准确评价该区域土地地球化学质量,为开展黑土保护、利用以及提高粮食产量等提供依据。

基于穆棱河-兴凯湖平原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获得土壤养分元素数据,重点实验室张一鹤工程师参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0295-2016),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开展穆棱河-兴凯湖平原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工作。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全氮、全磷、有机质、硫、锰、钼、氧化铁以丰富-较丰富为主,全钾以三等适中为主,研究区缺乏氧化钙、氧化镁、硼、锌、铜。土壤养分综合指数显示,穆兴平原土地以丰富(一等)及较丰富(二等)为主。本次研究发现了富硒土地资源面积344 km2,土壤中硒含量在0.4×10-6~0.79×10-6之间,平均值为0.44×10-6,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07%。

相关研究成果在《地质与资源》期刊2021,30(01)上发表。